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上學(2011/01/13)



2011.1.13 thu

今天是我到學校上課的最後一天。
這學期每個星期四早上九點到十二點,我都在上課,
其實從一開始是因為抱著無論如何都想要考進該研究所的心情去上這個學分班的,
在報名的過程中遭遇很多困難,後來好不容易總算是後補上了,
然後就開始了這樣上課的日子。



沒有工作的時候,
我一個星期有兩堂旁聽課,一堂學分班,兩堂英文,跟一堂瑜珈,
每個星期很長的時間都待在各式各樣的教室裡。
我喜歡騎腳踏車去上學的感覺,下課之後去圖書館,
然後再騎腳踏車回家。

不過開學大概一個月半左右,
我漸漸發現那些旁聽課和學分班,或是說這樣上課的生活,
竟然開始嚴重磨耗考研究所的企圖心,
幾乎是在目標熄滅的狀態下我申請了其中兩間學校的推甄,
大概不是真心想要的心理狀態被發現,
花了三千大洋報名費之後,
我兩間學校連面試機會都沒有得到地在第一階段就被刷掉了。


然後很快地在山窮水盡的狀況之下,
我去應徵一份為期半年的工作,
兩次面試一次我肚子很餓,一次我很想睡覺,
面試的主管問我之後有什麼打算,關於繼續就業或是考研究所,
我看著他們說:老實說,我不知道。


然後我錄取了。


知道自己錄取的那天我上完瑜珈到菜市場買了菜回家正在燉香菇雞湯,
放下電話之後不是開心也不是難過。
已經好一段時間每天都在問自己想要什麼,
然後最後的答案就是:我不想要任何東西。
我既不想要上班,也不想要上學。
走到最谷底,乾脆就地躺平認輸。那種感覺。




十二月開始工作。




工作之後,是幸運也是不幸運,我的上班時間是排休的,
所以我開始在每個星期四排休去上那堂已經沒有辦法退還學分費跟報名費的課。
奇怪的是,冬天以後,
每次寒流來或是下雨變天,都剛好是在星期四,
彷彿要考驗我求學的意志XD


有一次我搭錯了車被丟在什麼叫做楓丹白露之類的地方,
然後爬關渡登山步道進學校去,
有一次我吃了捷運站外的早餐,
然後就瞬間立刻跑回捷運站拉肚子所以早出門反而遲到,
還有一次我睡過頭,
穿著雨靴撐著雨傘到教室花了一個多小時趕到教室時,
發現當天停課...


可能是因為人心都是犯賤的,
開始上班之後,
我又漸漸習慣,
能夠心平氣和地去上那堂前些日子我大肆抱怨批評的課了。
每個星期四我必須比平時上班早起兩個小時,
花來回將近一百元的車資去上課,
即使真的很難早起,或是下雨加上冷氣團,
或是沒有趕上校車的時候必須爬山到教室,
還有根本沒什麼時間可以做作業和報告,
在上班的路上看老師指定讀的書...


不管課的內容有多沒意義或是說簡直令人絕望,
"去上學"這件事情,
好像始終對我來說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我喜歡在一個空間裡,
裡面的人純粹為了一個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或是喜愛的知識而爭論、聆聽、發言、思考,
這當中沒有什麼利害關係或是話術,
沒有什麼長官客戶喜不喜歡、有沒有績效或業績獎金之類的事情,
當然我知道即使是在學校,也還是有很多時候就跟工作一樣,
包含我去上的這堂學分班的課,
功利性的氛圍還是多少瀰漫著的。


我還是很喜歡,學習,
不為升遷不為加薪不為文憑學歷不為成績不為他人期待的學習。
能夠感覺到自己純粹地喜愛某樣事物然後去學習關於他的一切,
真是太好了。


說到這裡順帶一提,
我所經驗過最理想的學習課堂,
是輔大大傳所在我畢業得前一年開放傳播三系四年級生上修大傳所課程時我所選的電影美學與電影理論,
那一整年我從來都沒有缺過一次課,
趙庭輝老師坐在左前方講課放電影的身影,
和身旁兩位已經能夠堪稱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埋頭振筆疾書地抄寫筆記,
是這輩子可能都難再有的無比美好的學習經驗。



現在我身邊的人大部分都離開學校,在工作了,
大家在工作上的表現也都很不錯,
有時候想起一些人我甚至會覺得有點驕傲,
身為他們的朋友或同學,
我真的很敬佩那些,忍受著職場中或是企業環境的種種必要之惡,
一路走來非常踏實在體制中持續努力吃苦耐勞的人們。


還有少數的幾個人,
他們還在上學。


我想說,還在上學(並且是自己選擇要上學)的人,
在21.22.23.24.25歲...的現在,
請好好珍惜去上學的生活,
因為不管那些課有多沒意義,老師有多爛或是同學有多無聊期末報告有多難寫...
光是能夠這樣直接而純粹地學習,
就彌足珍貴了。




2011年1月13號,星期四。
我結束期末報告走出教室,
和同學一起擠校車下山,
搭捷運的路上我看窗外,
想像自己也是將要放寒假的一份子。
然後像個白癡一樣有點開心地傻笑起來。


雖然對我來說,根本沒有這回事,
不過還是想要說,"放寒假"快樂。
這大概也是上學屬一屬二棒的事情之一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