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
今天是立春,也是農民節,有俗諺說如果立春這天天氣晴,今年的作物收成就會好;我一直覺得,在台灣能夠吃到各種在地的作物,因應著時節不同變化,每年期待著菠菜、冬筍、草莓、龍眼...輪番消失和出現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是人和自然環境還緊密連結的重要依據。
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在台灣這樣氣候宜人適合農耕的地方,我們現在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4%,基於各種複雜的原因,台灣越來越仰賴食物進口,我們把農地徵收拿去蓋工廠、讓科學園區搶農用水、進口中國難以信任的食物等等...這結果好像會變成:某天回家後打開自己的冰箱找東西吃,結果房東把冰箱上鎖說你只能去外面買吃的;然後越來越多的進口食物,有一天我們可能會不知道原來夏天不產草莓、冬天不種西瓜...更複雜的可能是我們在這樣全球自由貿易的結構中被緊緊綁住了以後,我們再也無法決定自己要種什麼、怎麼種、吃什麼,我們對於選擇健康、價格合理的食物的自主性就越來越低了。
這好像會變成一個很嚴肅而且超龐大的問題,但我覺得關於餐桌上每一道我們送進嘴巴裡的食物,每個人都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去思考和關心這個糧食、農業的問題吧。
春天來了,又是開始耕作的時節,謝謝辛苦的農民,謝謝老天和土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