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關於紹興社區:行動帶來自由
三點四十,從台大校門口偷溜回家,想好好睡一覺。打開電腦看見臉書上許多人因為警察進入校園而激憤的情緒,頓時覺得好像是處在兩個世界用兩種情緒在看待這場行動,有種莫名的疏離感。
老實說現場因為過多的任務待舉,所以無法抽空浸溺在憤怒當中,而我在行動當下也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甚麼"軍警不入校園的傳統遭破壞"這種感受,可能是因為對於現狀全面地失望而見怪不怪了。
針對警察進入校園這件事情,我也想說點話,但我不想搬出那些已經充斥滿溢的詞彙,而是想談這件事與紹興的關係。
台大早由.edu變為.com這件事已是事實,所以在經營管理的思維下,或者說,被資本主義運作中土地作為一種商品,並且應該被以效益極大化為原則使用的思維下,台大的作為不難理解。我這麼說不是想合理化這些作為,而是,在經濟政策與權力的互惠關係中,警察(公權力)在這次事件及許多抗爭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經濟政策運轉的工具,雖然這種談法有點將經濟政治結構稍微剝離開來談,但如果要檢視公權力的介入,就得看清楚背後所驅動的利益是甚麼。
而紹興社區這個受害者,在台大眼中不只是一個要蓋醫學大樓必須剷除的目標,如果將台大與紹興的角色名稱置換的話,台大之於資本主義的國家/紹興之於弱勢居民,就可以看出,其實台大的舉動只是現在講求土地商品效益極大化的國家政策之縮影而已。
因此,我們不能只著眼於替台大生找一個關心紹興的理由,而是我們應該正視,我們對抗的不是台大,而是以台大做為化身的現今國家政策思維。
當你理解了這一連串因果之後,再回到警察(公權力)的介入檢視,我就不會再以台大之精神作為一個出發點談論,因為老實說早已沒有這種東西,當然我嚮往這種東西,正如嚮往人權,但我們必須承認,這種理想早已成為理想。
不該忘記紹興,這是我對於這一連串風波後所希望看見的,當然我們可以重回到憤怒火焰的懷抱當中,但別忘了,追逐早已逝去的理想同時,我們無法將現實的受迫者當作犧牲品,反之,如果要真正地實踐所謂已故的台大之精神,或說復興他,得靠自己的雙手,得從關心紹興做起。
(以上引述自郭冠均)
這看起來全部都像同一件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士林王家都更、美麗灣渡假飯店、紹興社區迫遷、華山和松菸文創園區的轉變、北投纜車案、中科四期搶農地用水、土地徵收條例...這些這兩年來接二連三令人失望生氣的各種事件,全部都是同一個國家政策思維在運作,方式是透過土地和空間使用變更的名目,讓國有公家的土地和空間一步步私有化變成商品,讓財團有了公權力的幫忙後,將那些我們以為珍貴甚至具有某些理想性質的土地、文化、藝術、自然環境、原住民生存權、生態、農民...轉化為可以升財的工具,它們變成可以年度呈報和產值計量的一堆數字數據。在這個過程裡,很多重要的東西一點一滴流失了。
如果想要對抗這個,能做的不是憤怒而已,不是大喊台東縣長或台大校長或都更處長下台,我們能做的是讓那些已經發生的不只是讓人掉幾滴淚的壯烈犧牲,好憑弔自己追求公平正義的熱血心情,我們不只是在臉書上怒罵接著無奈轉身,不只是消費這些事做為一個我是公民的證據而已。
不放棄任何一個思考的機會,不放棄任何一個到現場親眼見證的機會,不放棄任何一個和他人討論思辯的機會,不放棄任何一個了解法規制度和更多政治權力結構的機會,不放棄任何一個公開表態的機會,然後採取任何一個比按讚分享更多一點的行動;漢娜鄂蘭說,唯有行動才能帶給人類自由。
想知道更多有關紹興社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