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以生活作為抵抗》計劃日記05 :回到生活



正在跟從展場搬回家裡客廳的大量物品奮戰當中,有重回搬家地獄的感覺...
今天去臥龍把這面牆用白色油漆漆掉了,然後親手用鐵鎚把展板敲毀拆除,想起這半個月每天看著它們,雖然有些捨不得但心中也無比痛快。半年前我大概沒想過這個展演活動會帶來此刻給我的經歷跟感受,有好有壞,我但願自己能先放下對未來的焦慮茫然感,好好整理這段時間因為忙亂沒有做好的各種記錄。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以生活作為抵抗》計劃日記04 :難搞的人



今天晚上聽 黃之揚 分享他從正常人變成環保偏執狂(?)的過程,有很多感觸。
我想到自己近年漸漸開始過「減塑生活」的路途中,有時候真的越來越像一個「奧客」,拒絕塑膠袋的時候有麵包店會鞠躬道謝說:「謝謝你的環保」,而有的麵包店卻是跟我爭執「這樣你的手會髒掉用袋子裝啦!」,大部分的時候店家面對我退回的塑膠袋或吸管或免洗餐具,經常是面無表情甚至覺得有點麻煩的,應證了之揚說的「這社會雖然提倡環保的口號,但實際上它運作邏輯卻完全不是環保,而是方便快速便宜省事。」所以真正的環保恐怕不只是消極地「不丟垃圾」而已,而是要更進一步變成去對抗這理所當然的,毫無節制跟反省地在製造垃圾的整個系統。
這就是為什麼日常生活中在各種環節力行環保減塑會越來越像「難搞麻煩鬼的偏執」,它比看起來善良可愛的淨灘行動還要困難複雜多了。而 以生活作為抵抗An alternative to Daily Life As Resistance 計劃中幾乎所有的參展者大概都曾經被當成這樣的「難搞的傢伙」,只因為大家不願意輕易服從那些無法認同的遊戲規則,不管是吃東西,對動物的態度,消費選擇,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等等。

我不敢說只要這樣過生活,就能真的一口氣把這世界翻轉過來,但我想這些行動創作所呈現的就是這在這一切都理所當然地方便便宜快速省事的背後,產生了多少看不見的,由動物環境弱勢貧窮甚至是未來世代要替人們承擔的代價,而現在這群「難搞的傢伙」要扭轉這一切又有多麼困難。

可是越是困難,越值得去做去說。就如同此刻氣溫如此低的臺北,明天RE-THINK 重新思考 兩個熱血的平凡人,又要衝去海邊淨灘了。

如果這樣還不能改變世界,那什麼才能?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以生活作為抵抗》計劃日記03:沒有回頭路


試著拉回藝術聊一聊這個計劃順便婊自己。
很多人說這概念很酷,其實內容或主題對我來說並不是最有趣的,談核能飲食貧富差距環境污染動物虐待都不是什麼新話題,甚至安全而保守,而生活政治與文化抵抗的概念也並不是什麼新潮觀點,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談日常生活的政治實踐,談「我們如何生活?」怎麼漸漸取代了「社會如何解放?」,這沒有優劣之分,只是關注面向的問題,而且即使看起來好像有點進步有點chic可是生活政治根本就很容易變成生活風格然後跟「有機」或「在地小農」一樣再次被資本主義的商品邏輯收編,誠品不是一天到晚說什麼生活提案或生活革命,難道擁有那些文化商品就能改變這世界?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以生活作為抵抗》計劃日記02:創造可能性



四月底的時候,決定不寫碩士論文了,不是因為 論文,我不能愛你了,這個國家令我分心 XD,而是那段佔領街道的日子,心裡一直在想,總能做點什麼更接近運動的事情吧?而且除了上街遊行抗議跟警察杯杯推擠被水噴或被抬出去,難道真的別無他法了嗎?而經過對一個個人權土地環境經濟政治議題的認識摸索,周圍的朋友夥伴們其實都已經過著好像很激進份子(欸?)的生活一段時間了,透過這些生活實踐與實驗,在看起來失去很多的同時也獲得了很多,於是有了這個計劃,說簡單就這麼簡單,就是想要提出更多的可能性,然後跟更多腦中也有「我可以做什麼?」的夥伴分享。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以生活作為抵抗》計畫日記01:寫在開始前


想了很久的計畫上線了。始終都覺得還沒有準備好,但聽說害怕失敗的話就永遠不會有動身的一天,所以就這樣戰戰兢兢開始吧。

這幾年最常自嘲的話是人生路越走越偏,不過那條路(或那隻眼睛)開了後卻怎麼也回不去了(瑞凡?)。每一個參與關注過的議題,都在改變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從旁觀到聲援,從鍵盤到現場,從學校教室裡的座談討論研討會到街頭的爭執辯論,從嘉年華般的歡樂遊行到和警察一盾之隔的八仙水上樂園,今年春天的立法院佔領運動和反核佔領忠孝西路行動期間,每一次從現場回家,回到那個大部分人好像都天下太平照樣過生活的平行世界裡時候,都會忍不住想:到底還可以做什麼?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佔領華爾街‧公民小傳全紀錄》觀影心得



今天去看了,一邊看一邊心情忍不住激動,想起從3月中到現在的台灣的種種,在好幾個點上驚覺人民這麼像,抗爭和占領這麼像,警察鎮暴,媒體,政府,企業家,那些冷淡的人們,那些社群網路的力量都如此驚人的相似。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LOG IN FEST 登入影展


其實這件事情從2009年就開始了,那時候我們有一小群人,都在 秦大琳私房菜‧Darling Cafe 開會,老闆人很好都請我們喝紅茶,大家聊天打屁討論中度過很多下午,一起做出第一期的【劣映中!請盡情攜帶雞排滷味】線上誌,後來大家繼續工作、讀書、出國、生活...創刊號也變成唯一的一期。2013年,更小一群無所事事之人(好啦嚴格說起來我們很忙,但是沒有正職工作XD)重新又聚起來,想把「劣電影」的概念更聚焦也更具體,看看可以再做點什麼,於是 Log In Fest 就誕生了。

不知不覺登入影展也到了第三屆,在台北許多不同的空間到處開會,然後最近一期的影展幾乎是在立法院、凱道、中正一分局和自由廣場討論完成的,隨著這場佔領運動的進展,又生出了一個很酷的新計畫,希望可以在今年年中和觀眾見面。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51勞動大遊行小心得

我覺得今天的遊行是很...健康而且營養均衡的XD

有各式各樣、各行各業的人來,醫療人員、社工、心理諮商師、劇場工作者、文化勞工、學生、關廠工人、電信業、電子資訊業、產業工會、看謢人員、出版業、媒體、原住民、同志、性別團體...各色旗幟隨風飄揚,在灰濛濛的雨中顯得五彩繽紛。

每一大隊,每一段的人訴求都不同,有些人要求組工會,有些人要求修法,有些人喊實習生權益,有些人訴求反低薪跟派遣制度,有些人要求完善的勞健保;有中華電信工會上千人壯觀的工會大哥大姊們幫忙大家過馬路指揮交通,也有來自各大學的社團在隊伍中發自己做的貼紙,有年輕人在和歐巴桑解釋為什麼要支持警察組工會,也有阿北在跟小姐講他們工廠抗爭的經驗,還有很多身障者坐著電動車跟在隊伍旁邊,還有人唱歌打鼓,一小群一小群的人唱著美麗島、晚安台灣、國際歌等等不同的歌曲;負責拿大聲公麥克風的人,喊完同志權益喊障礙者權益,接著又喊了退休工人權益和街友權益,所有訴求都輪流上場,都有機會被聽見被看到,我在人群中撐著傘走來走去到處看,覺得這是一場活生生的,生氣蓬勃的遊行抗爭,大家有不同的小目標,但是一齊往一個方向前進。

願我們能夠越來越這樣,一起走在運動的路上,彼此雖有不同,這些不同都能被呈現出來,既沒有誰會模糊誰的焦點也沒有誰要收割切割什麼,就是抱著這些不同,仍然能夠並肩往前。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四月底的台北城



晚上從自由廣場走到中正一分局,沿路看到整個城市到處搭滿了拒馬蛇龍,黑色的銀色的尖銳尖硬的金屬圍滿一棟棟建築物,替代役和工人們深夜還繼續施工中;總統府被隔得遠遠的兀自發著光,人們坐在凱道上點起小小的蠟燭,光照在臉上和身後的黑色拒馬⋯遠方還有人抱著樹不願離開,工人強行動工砍樹;警察在街頭背著盾牌和警棍換班;還有在公園裡守著教堂中的禁食者⋯週五的夜到處很奇幻,荒涼又狂歡,像一場夢永遠都醒不過來。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318佔領立法院運動:那些角落的老戰士阿北


說起來金歹勢,318以來幾乎天天到立法院報到,可從來沒有好好去聽過這些正門口的阿北們都在說些什麼,每次經過總是快步通過,只覺得他們是一群大嗓門說台語,喊台獨、救阿扁,然後又太仇/反中,已被執政黨和在野黨都遺留在這裡的孤島島民堅持著已經越來越困難的夢想;昨晚終於進去坐下來,一邊吃著叔叔剛剛發的吐司,一邊聽蔡丁貴教授的發言,週圍幾乎完全沒有年輕人,他操著流利的台語,很簡單地講這個運動的訴求,鼓勵大家多來(半夜搭計程車來他會付錢),這是重要的關鍵時刻,請不要輕易放棄,年輕人不要怕失禮怕歹勢,該擋該衝都不要怕,然後封路那邊的麵攤記得要去捧場一下等等...


我聽了一段,忽然真切體會到,這裡的這一小群被整場運動主流文化排拒在外的人們,無論他們的思想有多偏執或守舊,他們對服貿了解有多稀薄,他們其實是近日圍繞整個立法院大大小小的討論圈中,最清楚自己正在「戰鬥」在「抗爭」的人,他們已受了太多冷落和嘲笑,甚至是批評排擠,他們的訴求彷彿陳腔濫調已經沒有人再聽得進去,但是他們卻是對勝利抱著最真誠的熱情,對於自己內心的認同毫無狡猾或多慮的保留,一心一意拖著老邁身體衝上前拼命(不管對錯)也不惜代價要達成目標的積極行動者。

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謝謝你們,我們來了!】影片拍攝及製作小記



在星期二晚上被邀請進一個網路/廣告公司組成的團隊,開始一個比較大型的專案,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和上次的《台北異鄉人》幾乎全部原班人馬一起用超高效率完成這支影片(要是論文也能這樣該有多好),很訝異自己在這十多天來一直處於很憤怒和焦慮的情緒下,竟然還能做出這麼溫馨的成果,人果然都有潛能XD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破報:謝謝你,再見。


想要大方說再見,心裡還是蠻難過不捨的。

16歲上高中,放學開始有自己的時間,穿著制服走路去大統百貨樓上的誠品書店拿免費的誠品好讀和破報(在當時好像很跩XD),18歲離開高雄到台北,23歲開始在現實生活中認識那些破報上的名字,第一次參加遊行,認識很多街頭運動的朋友,26歲破報停刊,同時間我和幾乎所有人生中的重要夥伴都去了立法院。但我還是沒辦法像總編這麼灑脫看待破報結束。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奪回真正屬於我們的旗幟吧。



想了一整天,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和條件,現在要說一些難過的話。(擔心受傷者不要往下讀,這是傷害又囉嗦的長文。)

從星期二晚上的晚會忽然發生推擠進入議場內待了12小時開始,一直到現在,每天都在立法院內外出入,守著不同的場子和出入口,但今天凌晨有一瞬間,忽然覺得:我到底在幹嘛?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若不能一起戰鬥,請你們退後,在野黨。


這是今天早上約九點我跟朋友守了一夜要離開時,今天動員來現場,已經在糾察隊訓練、搭舞台、測試音響的民進黨發的布條。

我走近他們的棚子,工作人員正在整理測試無線電呼叫器,我說:有這麼多呼叫器爲什麼昨天晚上沒帶過來?他們各場指揮沒辦法聯絡,徵求這個物資徵求了一整晚都沒人送來(我是看物資募集的表格,然後濟南路警察換班處的志工也說他們沒辦法彼此聯絡現在是各自爲陣),既然你們有怎麼不先借他們?

他們一臉尷尬看著我一副他也不清楚的樣子,然後好不容易擠出的回答是:這個也是我們自己租的,費用很貴⋯我抬頭看他的眼睛,他沒說下去我就走了。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佔領立法院行動:議場內的12個小時


(看到新聞媒體的報導真的太沮喪失望了,我想說一下在議場內從大約從昨晚9點多到今天早上9點的實際情況)

我是大約昨天晚上九點左右在晚會現場忽然發生一陣推擠叫大家往裡面走,一陣混亂跟警察推擠中就從濟南路側門進到立法院,那時候也有幾位立委在旁邊搭絕食用的帳篷,後來聽說正門那邊的人都已經進到議場,我們就往議場方向走,幾乎沒有阻攔就進去裡面了,裡面陸陸續續用椅子把門全部擋住卡死,一開始場內全黑沒有燈,後來大家叫了一陣子就開燈但沒有空調空氣很悶了,大家坐下來開始喊口號、唱歌、講訴求、討論接下來的行動,物資也很快就大量送進來,有好多好多水跟飲料跟麵包餅乾,糾察會在場內走來走去發物資收垃圾跟管秩序,要求大家不能開立委的個人抽屜,也不得破壞任何公物,要抽菸都要出去外面。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0308反核遊行晚會張懸談話2



(2014/03/08,反核遊行晚會,台北)

張懸:「接下來最後一首也是英文歌,但是它的歌詞非常簡單其實非常好懂,之前我們的演唱會我也唱過,今天在這裡在風雨中跟大家一起分享,這首歌是來自一個樂團叫Death Cab For Cutie的Transatlanticism.就是叫大西洋學,歌詞非常簡單,就是在講大西洋今天在我們人與人之間產生,而我可以告訴它是為什麼,就是當雲裂開,然後當有光進來,當海浪不斷推打著海岸,而我們看見所有的海水,就是不斷地灌進縫隙裡面,而我們卻看不見對方,面對海洋的時候,人與人之間是看起來那麼歡欣鼓舞,所以他們其實就坐上自己的船,然後希望向對方划去,而距離這一刻,對我們來說,卻是比遙遠更遙遠的一件事。然後它的副歌只有一句話就是:來吧,我希望我們能夠更靠近。


然後在我這幾年,一方面在家裡不斷地做功課,希望更了解這個世界,然後也希望我身為歌手能夠跟年輕人更靠近的這幾年,我其實覺得感動人的力量,其實比任何一種力量,更有可能讓一些對的事情發生,或者是讓壞的事情改變。

0308反核遊行晚會張懸談話



「大家好,我是張懸。我今天要唱的英文歌有兩首,第一首的歌詞很簡單,這首歌的英文歌詞大意是說:我是全心相信,每一件你所看到的事情,所有之後將會發生的事情,我們都希望會比曾經的更好,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你需要更靠近我一點;就是向我來、向我前來、朝我這裡來。這首歌的是來自Cat Power的I Found a Reason.


我今天就是在台下陪大家聽完了很多很多的演講,我不是一個很懂得煽動的人,我在這裡想要跟我最親的,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說,所有支持我們的,有時候是憤怒有時候是熱情,但沒有一個東西比得過我們因為憤怒或熱情被挑起──所以增加更多這個社會並沒有開始教育我們的求知慾。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寫於張懸首次在台大型演唱會



今天想起了很多事。


來台北快九年了,第一次聽他表演時我還住在學校宿舍,搭公車去東吳城區部的游藝廣場,現場大約有五十個人,一邊聽著單人木吉他的演唱,旁邊的咖啡店不時忽然發出磨豆子的巨響,替演出帶來尷尬的幽默間奏,那時候我不認識什麼團也沒聽什麼音樂,他沒發行過專輯。我把得來不易的幾首歌裝進mp3隨身聽,分享祕密寶物般地傳給朋友,我們相約在公館的河岸留言或某場校園演唱會...始終還記得那天騎腳踏車回學校宿舍的路上,哼著的是巷口這首歌。

然後生活繼續,我認識了新的朋友,加入電影社,聽更多表演,搬到外面住,學騎腳踏車跟煮飯,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去旅行,出車禍,戀愛和分手,每個月和寒暑假間往返台灣兩端,畢業,工作,考試,再工作,再讀書,搬到台北市,開始養貓⋯很多人離開,很多人來到,很多事情都改變了,Legacy開張,地下社會關門,這個城市廢墟和新大樓都在增加,金錢和貧窮都在增加,進步發展和抗爭運動都在增加;我們有更多吸引人的新玩具,更多不得不的現實考量,對台北更多認識,對世界更多認識,更多受傷挫折,更多默許麻木,我們都變得這麼不一樣,只怕沒好好再聽他唱一首歌

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這就是真愛了。



孔咕嚦.咖諾(現已更名為阿福),是我2011年還在 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上班的時候遇到的街貓,當時他像是掉到一大桶水泥裡爬出來,半身毛結塊,看起來慘兮兮,跟同事和他你追我跑折騰幾天,心一橫還是送去動物醫院整頓了一番,沒錢還向親朋好友同事們募款,原本還剪了耳朵想說認養不出去可以TNR,後來只有一個人打電話來問,而就那一個人第一次養貓就願意接受這"認養市場大冷門":全身剃毛、皮膚長黴菌、尾巴開刀、瘦巴巴又在街頭已鬼混多時的公成貓,確定可以認養的那天,我寫了這樣的話:

「嘿,孔咕嚦,你年紀不小,過去家世也不清不白,現在賣相又這麼差,而且我又沒什麼好的嫁妝,但還有人要你,你知道在人類的世界裡我們都怎麼說嗎?「這就是真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