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十二夜觀後感:電影沒有說的幾件事情
十二夜沒有說的幾件事情:
1.有很多狗並不是因為被人類棄養才進收容所,他們本來就在街上出生,在街上長大,他們本來就是住在戶外的"街犬",擅自定義這些在原本生活環境過日子的動物都是應該被處置的"流浪動物",是人類本位主義和不願意跟其他動物平等共享社區空間的想法吧。到底憑什麼因為他是狗我是人,就可以擅自決定人家不能住這裡得去等死呢?
2.即使推TNR推得這麼用力這麼辛苦,用"至少不再製造出更多麻煩髒亂"試圖要爭取到一點動物和人類和平共存的空間,還是有已經結紮剪耳的動物被送進收容所。
3.不管問題源頭,放任繁殖場不停生小狗、棄養動物完全沒有罰則等等,然後只是一直去救收容所的動物,到底有沒有辦法解决問題?不加強取締非法繁殖場(網路上隨便都可以買賣動物),立法從寵物繁殖場控管數量,出場前植入晶片,購買寵物要登錄並繳納不棄養保證金,否則業者賺飽飽,卻要動保人士拼命收養領養,哪救得完?
4.從動物收容所的環境之差,就可以了解人類對自己有多珍惜而對其他動物的生命有多棄之如敝屣,若是真的有想解決動物的後續問題,想讓這些被抓到動物有機會被領養,不必如五星旅館spa沙龍美甲造型,但是環境衛生和醫療至少像樣吧,抱著一種"反正大家都只是來等死"能省則省的態度,可見毫無誠意啊。
5.若覺得殺人殺狗殺貓很殘酷,殺豬殺羊殺牛就不殘酷了嗎?只要是出於人們的需要(或想要),就可以麻木不仁或是逃避這些都跟人類擁有同樣神經系統,有血有肉有大腦的動物被"合理殺死"的事實,我怎麼想還是覺得無法合理化。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環保的資格?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用反核帆布包包帶著環保筷、便當盒和水壺出門,吃素,拒用塑膠袋,買無化學成分的洗衣精和洗碗精,使用無動物實驗的洗髮精和潤絲精,騎腳踏車代步,每晚只吹一小時冷氣,盡量不喝咖啡不抽菸...種種是為了向世界證明自己已經取得資格在家門口掛上反核旗,宣揚人類應該要環保愛動物和愛地球。
我只是盡我可能地去做我現階段能做到的,一步一步往那個理想的目標前進,不是做不到全部就乾脆放棄(例如:吃蔬菜還不是殺生那乾脆餓死什麼都不要吃好了?大口吃肉的人這樣批判素食者是否有點奇怪?),從中發現新的生活方式跟選擇,以及一些樂趣。我們要苛責浪費和剝削實在太容易了,因為我們活在一個浪費跟剝削的社會跟時代,浪費和剝削創造了我們這幾百年來煙火般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我們現下過的每一天的生活,我們觀光、我們吃動物、我們從任何可以賺到錢的地方賺錢,買任何可以用錢買到的東西,忙到沒辦法一一去看這過程中有多少不公平不正義不環保。
我覺得在這其中,真正最困難的是,我們到底要如何在重新思考這種發展模式或個人生活方式的同時,在原本的舒適又方便的生活和那些難以想像的新的嘗試和不斷地自我檢討反省當中取得平衡?用一種更多元平和的心情,包納每一個正在路上,至少試圖想做點什麼努力的人,同時又尊重那些不認同的立場跟態度,但至少已經開始願意思考跟討論的人(這裡指不包含只是堅硬的批評)。我們必須要先改變思考的方式,先看那些在路上的人已經做了什麼而不是少做什麼,釐清環保和浪費,道德和節儉,公平和自由;如果連這樣都沒有去做過,怎麼批判一切的無效,怎麼在家裡跟電腦前嘲笑那些想要改變世界的熱切的心?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夏天的困擾
自從進入夏天後,我一直有個困擾,想問問看大家的想法。
大概從六月天氣開始變熱,我只要離開家中,我發現我比兩個月前氣溫還沒有現這麼熱的時候更常「覺得好冷!!!」,真的,不管我搭公車、捷運、計程車,看電影、吃飯、逛街、喝飲料、辦公室...到處的冷氣都開得太強、溫度太低;我每天醒來,看著外面的太陽心想今天要穿什麼衣服出門,但不管最後選擇是什麼,我都得帶著外套禦「寒」!
我經常在街上邊走邊想:今天還真熱啊(只是覺得天氣果然越來越熱那種感嘆),或是等公車的時候流了一身汗,馬上就會因為進入室內瞬間降溫封住毛細孔,覺得整個人都渾身不對勁...我實在搞不懂,為什麼我們要在每天都超過32度C的地裡區域,卻常常讓自己覺得"冷"...這不是件很荒謬的事情嗎?到底為什麼我在夏天這麼常因為受到這種不自然的冷溫度侵襲(並且總是過低的)困擾呢?
每當我想到我這輩子都必須跟許多在30度C以上高溫卻得維持本身體感溫度在二分之一左右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不誇張,我曾經跟公車司機反應過冷氣太冷後,親眼看他把16度C的冷氣溫度往上調,外面至少有32度C的高溫,我上車的時候覺得自己真他媽差點腦中風。),為此感覺難過的時候,我就會拼命安慰自己,遙想那些我這輩子素未謀面,也同樣超級衰小必須跟我們一起生活在同一個星球的北極熊同胞們...想起他們因為人們要在這種天氣吹冷氣吹個20度然後蓋冬被穿外套或是門戶大開跟路人分享的行為,游了超級久都找不到浮冰跟食物淹死餓死,或是被自己的同類吃掉...我就覺得好吧我的煩惱可能太人類本位主義太小情小愛不食世間煙火了一點啊。
要是只是我有病體虛太怕冷就好了。要是夏天趕快過去就好了。要是我們你們都願意把冷氣調高到26度就好了,一度電一小時就能減少一瓶礦泉水那麼多的二氧化碳。謝謝大家,因為我們哪裡都去不了,只能留在地球。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當我們選擇我們看到的世界的時候
那天因為工作關係,和土耳其駐台辦事處的人有了一個接觸的機會,我偷空過去找幾個工作人員中,一個比較年輕的女孩子,想跟他聊聊,我問她現在土耳其能入境嗎?她笑著說當然,每天還是有很多觀光客去啊,我說那妳們有做什麼跟這次公園保留抗爭有關的聲明或是聲援嗎?她頓時臉色一沉,尷尬地說,沒有,那些都是「反政府」暴力份子吧?我聽了有點錯愕,順手拿了手邊的破報給她,這一期的cover story就是在講土耳其事件(真正的國際公共事件,不是土耳其男雞雞有多長的事),也很語帶保留地說,但是我看到國際新聞跟現場的影像,有很多是學生、音樂家、很多都是跟我們一樣的一般民眾,沒有武器也沒有暴力行為,被警方武力鎮壓了...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畢業
在那些渾渾噩噩或者孜孜矻矻的課堂間,又結束了一段學生生活,而且很有可能是人生最後一段了也說不定。學校是個神奇的地方,對學生那裡的一切都那麼短暫而精華濃縮,但對長年在學校工作的人(像我的父母),卻是年復一年的循環,看著別人來來去去但自己始終困著了。
念研究所對我來說好像意義可大可小,也許當時需要個正當理由來逃避不是太愉快的第一份工作,或者直到今天我可能都還懷抱某種對於做研究、學習、學術等等過於理想化的想像,以為自己吞了些書就能在知識裡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李秉芳,而今看來這樣的企盼大概我是不切實際的幼稚吧。(笑)
認識了幾個很不錯的朋友,上了些很無聊的課(有些至今完全回想不起來在上什麼),參加幾場研討會跟展覽,看著學長姐離開學弟妹進來,在學校看過很多難忘的美景,然後特別值得一提的,某些老師跟課堂,我們在那談論過的事,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跟視角,真的讓我看見/理解了截然不同的這個世界。
雖然不是直接造成,但我是因為來北藝大讀研究所,才有機會認識竹圍的樹梅坑溪,參與一小部分的計畫,才有機會去三貂嶺,重新理解藝術介入社區這件事,才有機會去士林王家,第一次打開社會運動的啟蒙,才有機會去景美人權園區,改變我對博物館的概念,也才有機會跟幾個夥伴在去年幹了一件以後可以跟後代子孫說嘴的壞事(笑);兩年一晃眼就過,我好像沒有太多進展,可是不知不覺也做了這麼多事情,外參與了這麼多,那些課堂裡課堂外我們相應證實踐的一切,這些東西之於我從今而後的人生都是關鍵性的。
大多數的同學跟我因為沒提論文口試,沒辦法參加六月份學校的畢業典禮,自然也沒有什麼機會聽到什麼畢業致詞或演說的,接下來大家應該就陸陸續續完成論文然後各自離開學校吧?今天看到孫權師這篇文章:2013城鄉所畢業典禮致詞,我反反覆覆看了很多次,心裡有很多感受,雖然我既不是台大城鄉所也不是高師大藝跨所的畢業生,不過曾經相處過短短卻剛好那麼重要的一學期,文中所說甚多,也能算是對此刻的我一個很好的提醒吧,我就擅自當成畢業演說慎重收下這祝福了。謝謝老師。也謝謝每個這兩年參與我這寶貴卻不夠珍惜的學生生活的人,若我們沒有忘卻忽視那些在學校裡,曾經抱著相對純真的心,熱切關注批判、試圖理解或改變世界的願望,相信很快就會在學校以外的地方遇到的吧。後會有期。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喔謝謝不用袋子。」「那...你要怎麼拿?」「呃,用手拿。」「...(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可是又好像沒錯)」
這大概是近一年內我去外面買東西最常出現的對話。對啊,不管有沒有裝袋,其實我都得用我的雙手拿,難不成還用頭頂還是用嘴巴叼著走嗎?我百思不解的是我們到底有多怕"不方便"以及真的有"不方便"嗎?如果從巷口麵店買一碗麵走回家需要五分鐘,塑膠袋用完這五分鐘就被丟掉,那為什麼不能先回家拿個家裡的袋子或便當盒去買麵,或是就用手端著其實也沒拿麼燙的紙湯碗回家...真的有那麼不方便嗎?因為方便或不方便,我們所用的那幾秒鐘塑膠袋,會在地球待到我死後一百年。
http://www.appledaily.com.tw/mobile/article/issueid/20130610/artid/35074775/appname/twapple/secid/7
http://plasticfreeguide.com/
這大概是近一年內我去外面買東西最常出現的對話。對啊,不管有沒有裝袋,其實我都得用我的雙手拿,難不成還用頭頂還是用嘴巴叼著走嗎?我百思不解的是我們到底有多怕"不方便"以及真的有"不方便"嗎?如果從巷口麵店買一碗麵走回家需要五分鐘,塑膠袋用完這五分鐘就被丟掉,那為什麼不能先回家拿個家裡的袋子或便當盒去買麵,或是就用手端著其實也沒拿麼燙的紙湯碗回家...真的有那麼不方便嗎?因為方便或不方便,我們所用的那幾秒鐘塑膠袋,會在地球待到我死後一百年。
http://www.appledaily.com.tw/mobile/article/issueid/20130610/artid/35074775/appname/twapple/secid/7
http://plasticfreeguide.com/
心靈勇氣:沒圖沒真相?事實和真相間的等號
「沒圖沒真相」
不過你確定你看到的那張圖,真的可以代表真相嗎?
那天晚上看了葛斯范桑(Gus Van Sant)和麥特戴蒙(Matt Damon)睽違十七年的合作電影:心靈勇氣(Promised Land),(真的久到心靈捕手裡的天才青少年都變成中年大叔了XD)。兩位寶刀未老,雖某些手法稍嫌煽情,但故事太好了,導演跟編劇也配合得宜,我在電影最後十分鐘瞠目結舌,看完後驚魂甫定。對於環境保護和經濟開發間的戰爭,又有了更上一層樓的認識跟體悟。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這世界上存在著高薪實習,也存在著「無薪」實習,我鼓勵跟我一樣的年輕人去實習,但尋找前者,而不是尋找後者。如果不想賺錢,那也有許多不賺錢的偉大的事可以做。如果是「無薪」,得去思考的事:實習完之後我真的得到了什麼?無薪實習,對我是解藥還是毒藥?」
試圖在期末實習報告的場域丟出無薪實習的相關問題,不怎麼意外的最後在多位"業界資深"同學和老師的引導下得到了:「做藝術文化就是窮忙的宿命」「先得到機會再計較酬勞」「資方本來就沒有義務提供學習機會」「這是你情我願你供我需的交換」...這些結論,其實我不是要對那些我曾經無薪實習過的單位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我真的得到了人脈和程度不等的實務經驗。而是我認為在這個越來越惡化的青年就業市場,我們難道不需要去思考已然成為企業趨勢的"無薪實習生"和"青年學習與工作"的關係?
另外我得說,其實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的實習經驗,讓我學到最多,實際負擔某些責任,參與最深入,從中看見自己工作能力和缺失的實習,是有薪水的。
http://tw.news.yahoo.com/%E5%85%AB%E6%88%90%E5%AD%B8%E7%94%9F%E6%9A%91%E5%81%87%E6%8B%BC%E6%89%93%E5%B7%A5-%E7%84%A1%E8%96%AA%E5%AF%A6%E7%BF%92%E4%B8%89%E6%88%90%E6%90%B6%E9%8B%AA%E8%B7%AF-220558491.html
http://we-student.com/2013/04/15/%E7%84%A1%E8%96%AA%E5%AF%A6%E7%BF%92%EF%BC%9A%E8%AE%93%E8%87%AA%E5%B7%B1%E7%AB%99%E6%AD%B7%E5%8F%B2%E4%B8%8A%E6%AD%A3%E7%A2%BA%E7%9A%84%E9%82%A3%E4%B8%80%E6%96%B9/
“實習”不只是一個單獨的議題,而和整個靑年勞動的惡化變遷趨勢息息相關。甚至,儘管你未必有實習過,你也將受到其影響。試問:當企業有源源不絕的無薪或低薪實習生可用,你要如何期待企業會不利用這群人力、而花較高的成本直接聘僱你呢?而當正式工作機會因此減少,靑年失業率上升的時刻,也將有更多靑年被迫要來接受實習工作,否則永遠沒有就業機會。這是一個對資方有利、不斷蠶食勞方的惡性循環。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4922
其實不能否認,在青年就業困難的今日,來到此類大公司「以實習之名,行打工之實」,不但能賺到一些薪資,履歷上還有所加分,對個體而言實在難說是件壞事。每年一百個實習機會,聽說來應徵的大學生多達4、5千人,也就反映出了背後莫大的「需求」了。
只不過,日益高漲的實習浪潮,與其說反映了當代學生的積極進取,或者是大廠商有「做公益」的良心,實際上更是呈顯了在校青年的焦慮不安,以及整體勞力市場的緊縮與崩壞。如今,不論是大學生、碩博士生,都難逃得積極美化履歷,爭取少數就業機會的競爭遊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4471
一邊聽大家輪流報告自己在藝文界如何從"年少時不計較地付出"得到機會進而爬到現在的位置,竟然想起 Huang Sun Quan 老師和那學期星期五的課(只好tag大家了 Yen Fang Yu Yulin Huang Molay Chiang 洪大寧 Yunchieh Tseng),實在有點感慨萬千悲從中來哈哈哈哈!
- Ping Fang Li 其實沒什麼直接關係,只是我想到當時我們當成一個結構性問題來想來談的勞動與生產,在另一個場合討論起來卻只是技術性的問題,甚至不是個問題,我們被訓練得對於如何取悅資方美化履歷熟能生巧毫無疑問,但卻無法想像自己的未來,像我現在真的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麼好養活自己。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影展何辜?從新北市電影節說起
(本文是回應"為新北市電影節喝采"這篇文章針對影展變化趨勢的批判內容,建議可先閱讀)
看到這篇文章,想起自己從大學電影社到工作跟影展多年來的愛恨情仇(咦?),雖然我現在在金馬影展實習,但金馬並沒付我薪水讓我為他們說話,作為一個的多年的影展觀眾和現在半個影展工作人員,看完這篇文章我有幾點關於影展想說說。
1.關於劃位跟自由入座是一場觀眾需求間戰爭的過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現在的劃位機制也是符合許多觀眾的需求而產生的,我不覺得先買票劃位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因為不管是哪種方式,想要有座位一樣都得搶票,想坐好位置一樣都得排隊,只是發生的時間點不同而已。
2.影展的初衷確實是介紹各種難得一見的電影,不管是內容或形式或主題,但是用各種方式(辦活動、行銷宣傳等)吸引更多的觀眾來看影展,不也是推廣多元觀影的過程之一嗎?影展並不是只為了服務少數人的品味而存在的,不是曲高和寡電影好人又少就表示這是高品質和高品味的影展,每個影展都有每個影展的不同使命。
3.影展不太會因為提高票價就賺大錢,因為戲院租金、油價和機票(那些電影會自己長翅膀飛來台灣嗎?)、電價、拷貝、版權費用都在漲,台灣大部分的影展都還是要靠贊助和政府補助才營運得下去,不是靠票房就能撐起來,新北市電影節現在這麼便宜是因為新北市文化局拿出大筆預算支持,才能用低價策略先去推廣(中南部表演藝術節目也是一樣呀),今年票價就比去年貴一些,慢慢增加,這是一個培養觀眾付費觀影的過程,如果所有影展都免費看,那影展的價值在哪裡呢?
4.少幾部院線電影就能多幾部好電影嗎?難到所有的院線電影都是爛電影?有許多電影就是在影展中口碑佳才變成院線電影的,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影展讓這些電影有機會到院線接觸更多觀眾,這應該也不是壞事吧?我自己的選片時的做法是會上院線的電影就先不在影展看,把額度留給那些難得的電影。
當展觀眾好多年了,我幾乎什麼影展都看,免費的收費的,露天的室內的,特殊主題或綜合性的,我也曾有和文章中同樣的感受,覺得好像好看的電影沒變少,但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真的越來越少,除了我自己的口味改變之外(現在讓我印象深刻的好像都是紀錄片),也許國內這些影展也真的有改變,世界上每年產出的電影創作趨勢也在改變;現在我在影展單位實習,可以看到更多影展工作籌備和執行的過程,對影展的了解又有更多不同的面向。
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真心愛電影,真心希望這些呈現多元價值觀、性別觀、多元視野的電影,可以被更多人看見,我們在能力範圍內,多付一點錢或排隊去看這些難得一見的好電影,讓影展可以少一點無薪志工、影展工作人員有更好的待遇和工作環境,可以租更好的放映場地,有更完善的電影交流活動等等,更重要的是,讓影展能夠越來越有自營能力,脫離補助跟贊助,越來越獨立和專業,這不就是一個"影展觀眾"除了比較不同的電影品味外,能為這些影展單位、為這些電影付出回饋和支持的力量、能展現最大的價值嗎?
最後為新北市電影節加油你們真的很棒,也為所有努力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好電影和觀眾接觸的影展加油,沒有你們,我的電影人生真的就是黑白的了XD
看到這篇文章,想起自己從大學電影社到工作跟影展多年來的愛恨情仇(咦?),雖然我現在在金馬影展實習,但金馬並沒付我薪水讓我為他們說話,作為一個的多年的影展觀眾和現在半個影展工作人員,看完這篇文章我有幾點關於影展想說說。
1.關於劃位跟自由入座是一場觀眾需求間戰爭的過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現在的劃位機制也是符合許多觀眾的需求而產生的,我不覺得先買票劃位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因為不管是哪種方式,想要有座位一樣都得搶票,想坐好位置一樣都得排隊,只是發生的時間點不同而已。
2.影展的初衷確實是介紹各種難得一見的電影,不管是內容或形式或主題,但是用各種方式(辦活動、行銷宣傳等)吸引更多的觀眾來看影展,不也是推廣多元觀影的過程之一嗎?影展並不是只為了服務少數人的品味而存在的,不是曲高和寡電影好人又少就表示這是高品質和高品味的影展,每個影展都有每個影展的不同使命。
3.影展不太會因為提高票價就賺大錢,因為戲院租金、油價和機票(那些電影會自己長翅膀飛來台灣嗎?)、電價、拷貝、版權費用都在漲,台灣大部分的影展都還是要靠贊助和政府補助才營運得下去,不是靠票房就能撐起來,新北市電影節現在這麼便宜是因為新北市文化局拿出大筆預算支持,才能用低價策略先去推廣(中南部表演藝術節目也是一樣呀),今年票價就比去年貴一些,慢慢增加,這是一個培養觀眾付費觀影的過程,如果所有影展都免費看,那影展的價值在哪裡呢?
4.少幾部院線電影就能多幾部好電影嗎?難到所有的院線電影都是爛電影?有許多電影就是在影展中口碑佳才變成院線電影的,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影展讓這些電影有機會到院線接觸更多觀眾,這應該也不是壞事吧?我自己的選片時的做法是會上院線的電影就先不在影展看,把額度留給那些難得的電影。
當展觀眾好多年了,我幾乎什麼影展都看,免費的收費的,露天的室內的,特殊主題或綜合性的,我也曾有和文章中同樣的感受,覺得好像好看的電影沒變少,但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真的越來越少,除了我自己的口味改變之外(現在讓我印象深刻的好像都是紀錄片),也許國內這些影展也真的有改變,世界上每年產出的電影創作趨勢也在改變;現在我在影展單位實習,可以看到更多影展工作籌備和執行的過程,對影展的了解又有更多不同的面向。
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真心愛電影,真心希望這些呈現多元價值觀、性別觀、多元視野的電影,可以被更多人看見,我們在能力範圍內,多付一點錢或排隊去看這些難得一見的好電影,讓影展可以少一點無薪志工、影展工作人員有更好的待遇和工作環境,可以租更好的放映場地,有更完善的電影交流活動等等,更重要的是,讓影展能夠越來越有自營能力,脫離補助跟贊助,越來越獨立和專業,這不就是一個"影展觀眾"除了比較不同的電影品味外,能為這些影展單位、為這些電影付出回饋和支持的力量、能展現最大的價值嗎?
最後為新北市電影節加油你們真的很棒,也為所有努力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好電影和觀眾接觸的影展加油,沒有你們,我的電影人生真的就是黑白的了XD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好心有好報的故事:苦悶的舒跑與台啤
星期六中午騎腳踏車去買東西,回家路上看到有個年約五六十的女人,正在當"人形廣告",舉著高高的房地產廣告牌,上面寫著:"十二富"右轉,有個箭頭,是附近的新豪宅建案。太陽很大,她戴著帽子袖套,面容憔悴地站在路口,我一邊等紅綠燈一邊觀察,她身型瘦小,背了個隨身小包,斑馬線另一側有個較年輕的女人也舉著一樣的牌子,八成比較有經驗,毛巾水壺道具齊全,還不時懂得偷懶一下靠著電線桿站,眼前這位婦人則因為炎熱開始抿她乾澀的嘴唇。
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五一勞動節與我何干?
今天是勞動節,有些人放假,有些人還是要上班,大家除了很高興可以放假一天喘口氣,可以聽聽勞動節的由來故事。
工業革命後,越來越多人成為了藍領階級工人,在工廠、碼頭港口、印刷廠、紡織廠...各式各樣的地方勞動工作,它們就是"勞工",意指所有受雇於資本家,付出勞動力(現在可能是腦力或技術能力)工作的人,西元1866年時,國際日內瓦會議首次提出「工作八小時」的口號,要求資方提供基本工作時間八小時的勞動權益,但在快速的工商業發展下,這個訴求一直不易落實,許多勞工還是持續超時的工作,造成了很多身心健康和社會的問題,直到1886年5月1日,美國以芝加哥為主要據點,勞動者在工會組織的領導下,發起了一場工人運動,當時約有35萬人上街遊行抗議,要求資方落實此基本勞工權益,其後幾天,警方出動鎮壓抗議人群,向人群開槍打死了一些參與的民眾,這個運動持續了好幾天,最後突如其來在一個廣場發生了一場爆炸案,造成現場一團混亂,警方咬定是無政府主義者作為,引發激烈衝突。此案審判到最後,有許多工人運動分子都被判了重刑, 其中的一位工運領袖史比司在死刑臨刑前說:「終會有一天,我們死亡的沈默 ,會遠比今天你們所要壓制的言論更為宏亮有力!」。到了1889年,為了紀念這段壯烈的歷史,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通過決議通過「勞動法案」,決定採取同盟罷工及絕交為勞動階級之鬥爭手段,要求各國的勞工共同努力,為八小時工作日而奮鬥。並由於法國國際社會黨代表之提議,將5月1日定為國際勞工節。後來美國直到1935年,八小時的工作時間才在法律中被確立。
所有勞動者,所有的受雇者,現在享有的一切基本權益,像是周休二日、基本工資、基本工時、加班費或補休、勞工保險、職業傷害賠償等等,都不是平白無故從天上掉下來的...經過上百年來反覆和資方跟政府談判爭取更好的工作和生存條件。在台灣有很多勞資關係的問題,要走的路還很漫長,需要更多勞動者的覺醒,需要更多工會和工運的經驗,而不是讓我們在日復一日抱怨不公平當中,自己不知不覺也成了壓榨勞工的共犯結構。
今天在台北有「反對勞保年金不當改革」及「捍衛勞工權利,反對年金修憲」兩個跟勞工很有關係的遊行,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也還持續在勞委會前面絕食抗議,即使大家無法到場聲援,可以看看他們的訴求關心他們的狀況。
最後放上一句共產主義宣言中,讓我印象很深刻的話: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吧,因為你會失去的只有手上的枷鎖而已。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惡趣味插畫家們說:請以領養代替購買
本圖來自好笑刺青店
昨天在批踢踢高雄版上,看到一個人詢問大家哪裡可以領養到奶油色的貴賓狗,我仔細一看,發現是個苦主,他的朋友打算買狗,但他不認同,勸朋友(好啦我猜其是是女朋友)用領養的,並且幫朋友找,但高雄的收容所要找到純種奶油色貴賓狗並不容易,而且還指定要養幼犬(說是要從小培養),我想了一下,便回了那篇文章,我先丟了五個領養動物管道的連結(其中也有專門領養小型犬的平台),然後我大概講了一段話: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你比你想像的還美麗?看多芬美麗廣告背後的幾個不美麗問題
其實從幾天前就開始了,這支多芬的品牌形象廣告(當然你也可以說它是一個發現美麗的計畫記錄影片),就出現在我的臉書上,尤其是今天中文版出來,轉貼分享的人更多了,這支影片確實拍得很好!它的訴求很清楚、場景優美、配樂優雅、每個鏡頭都很漂亮、並且它所說的事情,能觸動許多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的心,引起內心對於美麗和自信這個觀念的共鳴。不過我覺得有幾個問題我真的不能不說。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華光,臺北將失去的光。
從華光社區離開,拖著沒什麼知覺的小腿走了好遠去搭公車。
在群眾數小時不間斷地大喊「反迫遷,要安置!」的同時,重重媒體包圍注視下,警察和工人從二樓的窗戶裡拖出最後一群聲援者,將他們一個個拉下屋頂,怪手和吊車就在旁邊轟隆隆發出巨響準備施工,還留在現場的記者在屋頂上用筆電寫稿,攝影大哥們卡住位子拍攝那些受傷哭泣的學生,上百名警察排成人牆,將工地團團圍住,形成一道比施工鐵籬還堅固的防線。
從昨晚到今天下午,終於抬走了上百名聲援者,淨空了巷子跟整棟房子,怪手和吊車開到建築物的旁邊,住戶一邊在前面受訪,含著眼淚說謝謝,此時他身後的背景就是自己住了幾十年家被推倒夷為平地...
想替這個荒謬的情境配上一首激昂的交響曲,不過腦子一片空白所以辦不到。
早些時候因為漫長的等待,我離開抗爭現場走到附近廢棄平房旁邊的路邊攤吃麵,隔著一條馬路看著華光,還有旁邊的中正紀念堂,在中正紀念堂這樣的歷史建築都還沒出現的時候,就已經在這裡的華光社區,它跟臺灣許多其他的眷村一樣,記錄陪伴人們度過幾十年來國家發展的歷程。
隔著牆,隔著時代,都是我所不了解的華光的歷史,臺北的歷史,也是國民黨來到這塊土地後的臺灣歷史,然而不管是什麼樣的文化積累,都在這個安靜又喧囂的早晨,將要開始變成一座虛幻的台北六本木金融購物中心了。
我沒去過六本木,沒住過豪宅,無法想像那是什麼樣的都會奢華氛圍。但像這樣的小吃攤、操著外省口音的老闆娘,以及幾次沒跟上導覽,獨自在社區裡面走著:屋裡老伯們在打麻將,有人家的水燒開了,電視在播球賽,巷口阿婆整理資源回收的紙箱和瓶罐,巷弄屋瓦間有老樹,有流浪貓,窗邊掛著中華民國的國旗,門口停著沒有上鎖的腳踏車...這些都是我能立即明白的,再尋常不過的城市、社區的真實樣貌,是我們的日常生活,那麼平凡,而微微發著光的日子。我還以為就是這樣的日子才成就了一個美好城市的歷史。
然而所有的歷史,所有的痕跡和常民生活的碎片,還有那些住了數十年來都不疑有他繳著房屋稅接受人口普查的家屋,和這個大安區金磚上的邊緣生活,如今都被貼上侵佔和違建的標籤了。
我們要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我們該如何想像臺北會變成一個怎麼樣的城市?會不會這些年來人們這樣依賴著它的便利快速和舒適,而它終將成為大部分年輕人每天拼命工作不吃不喝三十年都還是無法擁有一席之地的虛空之城?一座將居住與土地都變成政府、財團和投資客交換計算著金錢籌碼的冷酷之城?還是一座在夜裡只剩下商場與辦公大樓閃閃發亮的黑暗之城?
恍惚走到金華街的出入口,發現一個月前那裡紅艷艷開得張狂生氣蓬勃的九重葛,竟然全部異樣地枯黃了,走近一看,才發現一整棵樹從根部被人截斷了。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0309 stand out for NO NUKES
嘿,全台反核大遊行,就是今天了。去年反核大遊行那天,我被爸媽念了一頓,在小雨中從龍山寺出發,穿著大港開唱買的反核踢恤,沒有遇到太多認識的朋友,到凱道一下子就離開跑去吃麵了,沒想到這麼快又過了一年,反核這兩個字竟然變成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個詞,天天看天天想天天聽,而它到底該如何在行動中被實踐,在思考中被體現,都還沒有答案;今年,我身邊好多好多人從網路上的分享轉貼開始,到要一起走上街頭了!有好多原本不太注意了解核電議題的朋友,問起我遊行的事情時,我心裡真的有說不出的開心,尤其是我爸說他也要去南台灣的反核遊行走一段的時候我真的都要哭了!所有人的努力逐漸匯集起來,大家願意花時間花力氣走到外面去把自己的聲音說出來,這就是一個開始了。
也許這些行動和聲音,今天之後還是不會得到什麼正面的回應或結果,也許我們會失敗而核四終將運轉,但我在這裡想跟每個明天要一起或各自出發,還有這段時間每天都不停努力的朋友們說的是:我做這些不是為了要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讓我們一起把那個標誌奪回來吧!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莫忘初衷
「莫忘初衷」此話說起來好聽又容易做起來多難,昨天課堂上又再看
多麼直指人心,多麼可怕。
念研究所的日子來到最後一學期,把該修的課修完,必修和實習也都
終於得說理想化的學術環境並不存在於眼前殘酷的現實中,不談外在
倒數開始了,期望自己每一天都更勤勉,更透徹,更認真去在學生這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反對媒體壟斷!我在北藝大】
2012年底在學校裡發起的活動,一個月內透過網路募集,蒐集到超過一百張照片,在人少學生又整日待在練琴室、排練室、劇場、工作室、畫室的北藝大,已經太令我吃驚和欣慰了。
新的一年,新的一學期,我們不再只是輕易對別人說:謝謝、加油、辛苦了、你們好棒;不管發生什麼事,保持眼睛耳朵和心都打開,思考行動,大家風雨同路。
謝謝所有參與幫忙這張照片完成的朋友,在心裡與每一個你們握手。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看全關聯勞工台北車站臥軌事件:是誰給了我們安全感?
(圖片來源:苦勞網王顥中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402283098211&set=a.483244133210.265493.522753210&type=1&theater)
早上等公車的時候看了昨天晚上勞工在台北車站臥軌的現場影片,很想哭但是哭不出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8neWVm3_Kg
網路上充滿很多憤怒的聲音,罵政府、罵台鐵、罵乘客、罵勞工...我朋友曾經跟我說,大家都會覺得:幹麻不好好說一定要這樣搞?這十六年來,他們反覆陳情、協商、找律師、找政府相關單位、跟政府和老闆打官司、合法申請集會遊行、丟雞蛋或靜坐抗議,這些漫長的「好好說」過程中的努力和血淚,又有誰看見聽見了呢?而我們是如何輕易地在一個晚上就去認定一切的?
早上等公車的時候看了昨天晚上勞工在台北車站臥軌的現場影片,很想哭但是哭不出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8neWVm3_Kg
網路上充滿很多憤怒的聲音,罵政府、罵台鐵、罵乘客、罵勞工...我朋友曾經跟我說,大家都會覺得:幹麻不好好說一定要這樣搞?這十六年來,他們反覆陳情、協商、找律師、找政府相關單位、跟政府和老闆打官司、合法申請集會遊行、丟雞蛋或靜坐抗議,這些漫長的「好好說」過程中的努力和血淚,又有誰看見聽見了呢?而我們是如何輕易地在一個晚上就去認定一切的?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立春
(圖片來源: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
今天是立春,也是農民節,有俗諺說如果立春這天天氣晴,今年的作物收成就會好;我一直覺得,在台灣能夠吃到各種在地的作物,因應著時節不同變化,每年期待著菠菜、冬筍、草莓、龍眼...輪番消失和出現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是人和自然環境還緊密連結的重要依據。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動畫分享換家書
我轉寄這個動畫給我的父母,結果我媽終於忍無可忍地寫了一封約莫五千字的電子家書給我,文情並茂(但錯字連篇)對我說之以理兼動之以情,花了大篇幅苦口婆心闡述文明帶給我們全人類的好處,勸我要心懷感恩正向思考,莫再走偏激路,回頭是岸種種...
訂閱:
文章 (Atom)